通訊員 李燦
湘潭縣易俗河鎮某小區有若干商業門面,但部分業主一直未繳物業費,物業公司催繳不成遂將其中一戶業主訴至湘潭縣法院。接案后,承辦法官譚歆玲運用“法院+住建+社區”聯動調解模式,妥善化解了這起涉群體物業糾紛,達到調解一案、化解一片的法律效果。
今年以來,湘潭兩級法院圍繞解決企業急、難、愁、盼問題,立足法院工作職能,創新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舉措,用心用情助力企業健康穩步發展,積極營造公平、透明、可預期的營商環境。
延伸審判職能
為企業提供法律“全體檢”
“現在我們物業企業生存也難,物業服務費收繳率不高,而業主要求高。”4月7日,湘潭中院聯合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,主動走訪市物業管理行業協會,十多家物業管理企業參加物業糾紛聯動調處工作座談會。會上,法官們就物業企業提出的一系列棘手法律問題進行答疑釋惑。
今年以來,湘潭中院對企業開展實地走訪大調查,對涉困企業“主動出診”,圍繞企業如何依法經營、規避法律風險和企業職工如何依法維權等法律知識,從專業角度為企業提供全面“體檢”服務,從源頭上減少企業的法律風險,助力企業在法治軌道上高質量發展。雨湖區法院選取轄區60家中小微企業,制定法官一對一聯點服務安排表,每名院領導及庭室負責人負責兩家企業,其余每名員額法官負責一家企業。
湘潭中院法官在走訪后,針對物業企業提出訴訟成本過高、法院裁判尺度不一等問題,總結制發了《物業服務合同糾紛案件裁判觀點》,對基層法院的物業糾紛案件進行指導,將絕大部分物業糾紛引入訴前調解中心進行調解,物業糾紛迅速增長的態勢得到有效控制。1至9月份,全市兩級法院物業糾紛案件同比下降30.54%,越來越多的物業企業在遇到糾紛時,選擇自主協商,將糾紛解決在訴前。湘鄉市法院在聽取企業訴求后,制定并發放《民營企業常見法律風險防范指南》,增強企業法律意識,提高風險防范能力。
構建聯動機制
奏響優化營商環境“大合唱”
3月14日,湘潭中院立案庭收到一起侵害外觀設計專利權糾紛案,立即通過線上案件平臺推送給湘潭市知識產權調解委員會,召集調解員到湘潭中院訴訟服務中心,與立案庭訴前調解中心的法官一起進行線上調解。從下午4點到6點,經過電話溝通、線上調解,最后調解成功簽署協議。
針對房地產、建設工程、金融借款、生態環境等矛盾多發的涉企糾紛,湘潭中院與婦聯、工商聯、貿促會、人社局、銀保監局、市場監督管理局、中小企業協會等12個部門對接,組織金融消費調解委員會、知識產權調解委員會、中小企業協會等調解組織入駐人民法院調解平臺,推行“行政調解/行業調解+司法確認”聯動解紛模式。全市兩級法院調解平臺共進駐168家調解組織,聘請484名調解員。全市設立159個訴源治理工作站,實現鄉鎮街道、重點行業領域全覆蓋。
今年以來,全市兩級法院通過調解平臺訴前調解案件9877件,成功6831件,其中涉企案件調解成功4086件,民商事一審收案數同比下降7.01%。
利用信息技術
跑出涉企案件高速度
在湘潭任一家法院,干警打開微信小程序“湘潭法院卷宗流轉”,就可以了解卷宗的辦理情況。
今年以來,湘潭兩級法院創造性地開發微信小程序,建立“一案一碼”案卷流轉機制,員額法官、法官助理、書記員通過掃卷宗封面二維碼,即可了解案卷當前持有人、持有時間、簽收記錄、轉出記錄等信息,案卷流轉實現全程留痕,助力涉企案件高效審結。
湘潭兩級法院開辟了涉企案件“綠色通道”,在涉企案件卷宗上蓋涉企印章,對涉企案件實行優先受理、快速辦理、強化管理,推動涉企訴訟全流程提速增效。湘潭法院利用高清視頻跨域接訪、指揮執行,全面推進網上立案、庭審、調解、保全等智慧法院項目建設,推動信息科技與審執工作深度融合。
責編:樊芳
一審:馬志軍
二審:伏志勇
三審:萬朝暉
來源:湖南法治報